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天气 实时天气

冕宁天气_冕宁天气预报

zmhk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冕宁天气_冕宁天气预报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冕宁天气”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1.中国有哪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最大的又是哪个?(具体

冕宁天气_冕宁天气预报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冕宁天气”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1.中国有哪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最大的又是哪个?(具体些)

2.成都到西昌自驾游

3.长征有哪八大战役?

4.关于汉服的诗句或引言

5.北京发布今年汛期首个山洪预警属地政府应该如何组织领导?

冕宁天气_冕宁天气预报

中国有哪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最大的又是哪个?(具体些)

       四大发射中心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蒙-额济纳旗 塞汉桃来)

       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 凉山州冕宁县)

       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 岢岚县)

       4、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 文昌市)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SLC)又称“西昌卫星城”,始建于1970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发射中心拥有测试发射、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系统。发射场区的两个发射工位及技术测试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能担负和完成多种型号的国内外卫星发射服务。在中国目前的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功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完善,既能发射采用低温推进剂的“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又能发射运载能力较大的捆绑火箭。

       组成及任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总部、发射场(技术区和两个发射工位)、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和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生活保障(医院、宾馆等)单位组成。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

       地理位置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约60公里处的秀山丽水间,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自古人们在西昌能经常观赏到分外明亮皎洁的地球卫星--月亮,历来传为佳话,故西昌以“月城”的美称闻名海内。而今,又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服务于人类而声震环宇。她除了拥有“月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和“黄金地带”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调的名字外,又增添了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名称:“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等。发射场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02度、北纬28.2度。

       据航天专家介绍,这里具有“天然发射场”的优越条件:一是纬度低(北纬28.2度),海拔高(1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这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

       二是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对地面发射设施、技术设备及跟踪测量,通讯的布网有利,能满足多个发射场的建设。

       三是晴好天气,“发射窗口”好。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是全国气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

       总之西昌的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因此,一座现代化高科技的卫星发射中心,就高高矗立在西昌北部的大山里,这里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航天基地。

       发射历史

       为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三个第一。第一,是在1984年6月8号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二 ,是在1986年的2月1号,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的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的历史,我们现在看的电视节目和天气预报都是我们自己的卫星传送的;这些卫星都是用老三号发射功位,让他们从这里发射升空的。第三,1990年成功发射我国承揽的商务卫星,亚洲一号,亚洲一号是美国休斯敦制造的,可以说它在当时被称作“灾星”,它转到五个国家都没发射成功,后来用航天飞机抓回来,于1990年的4月7日又从老三号发射塔将它成功从这里发射出去。所以说它是一个功勋塔。现在是功成身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于1982 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已发射国内外卫星28次。1985年10月,XSLC正式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接待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交流、考察团体。先进可靠的设施和条件,为外星的发射提供了安全优质的服务。1984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了17个颗国内外通讯卫星,这表明我国已是世界上几个重要的掌握商业发射能力与技术的国家之一,在世界航天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西昌航天城建设的加速和西昌内陆开放城市的崛起及西昌青山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的设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给许多参观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与回忆。

       自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以来,截至2003年底,已先后成功组织了34次国内外卫星发射。1986年,西昌卫星发射场正式对外开放。发射中心于1983年建成,1984年以来发射过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及实用通信卫星,1990年又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2004年4月,“试验卫星一号”和“纳星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是这个中心首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标志着这个中心的航天发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进行多射向、多轨道卫星的发射。截至2004年4月,中心拥有两个自成系统的发射工位,可以发射不同类型的长征运载火箭,既能将大吨位的卫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也能将小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UTC+8时),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10---12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预计于11月下旬发回第一张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14种有用元素(K, Th, U, O, Si, Mg, Al, Ca, Fe, Na, Mn, Cr, Gd)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成都到西昌自驾游

       中国黄渤海海冰3.58万平方公里 渤海四成被覆盖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发布最新消息说,24日,中国黄渤海海冰面积已达3.5793万平方公里。渤海浮冰面积达3.16万平方公里,渤海40%的面积为海冰覆盖。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台24日发布莱州湾海冰**警报,辽东湾海冰蓝色警报。

       一是气候原因:低温天气造成的,并连续出现历史性的低温;二是渤海本身的结构特点决定的,这里大陆架、海滩较浅,易结冰;同时多条淡水河流汇入此海域,海水比重较小,更易结冰。

       ▄┻═┳一

       气象专家称全球暖化致极端天气 或20年一遇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台湾《联合晚报》18日报道,气象专家称2010年是“极端天气年”,极端现象持续到新年度,澳洲出现百年一见的大水、巴西泥石流造成670多人丧生、斯里兰卡有36万人因洪水无家可归,中国、日本、韩国都出现数十年来最低温。

       今冬全球极端天气层出不穷。北半球异常天气源自北极冷风,南半球则主要受到反圣婴现象影响。随着全球暖化,以往百年难得一遇的极端天气,将可能缩短时间发生。

       ▄┻═┳一

       中国气象局监测显示,去年10月以来,华北、黄淮、江淮北部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下,其中山东大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不足1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中南部和黄淮、江淮大部降水量偏少5~9成,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6省区域平均降水量仅44.2毫米,为1971年以来最少。

       由于降水量显著偏少,连续无有效降水时间长,致使黄淮、华北气象干旱迅速发展。目前,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等地存在中度以上气象干旱,河南大部、山东大部、苏皖北部达重旱或特旱等级。

       ∝╬══→

       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昨日11时37分,雅安市石棉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专家介绍,这不是5.12地震的余震。据了解,石棉县地处川滇东边界断裂上的安宁河断裂带,这条断裂带长200多公里,为南北走向,从石棉一直向南延伸到冕宁、西昌。另悉,2008年6月,石棉县曾发生一次4.2级地震。

       ▄┳一·

       据广东天文学会预告:今年一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珠江三角洲特大咸潮将会再次卷土重来。

       造成这次特大咸潮卷土重来的天文因素是:一月二十五日,月球运行到地球南回归线的上空,从而出现“回归大潮”;一月二十九日,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朔),从而形成“朔望大潮”;一月三十日,月球距离地球最近,从而发生“近地大潮”。这三个大潮在短时间内汇合和叠加,使咸潮上溯珠江相当显著。

       造成这次特大咸潮卷土重来的气象因素是:广州地区从去年九月至今年一月,连续五个月的雨量比常年明显偏少。

       造成这次特大咸潮卷土重来的水文因素是:珠江上游来水锐减。

长征有哪八大战役?

       一般情况下的路线就是走108国道;

       你从成都出来上高速到雅安,

       雅安出来就走汉源,石棉,翻过泥巴山,

       进入凉山,翻过拖巫山,到冕宁县,然后就可以高速到西昌咯。

       说白咯,沿途就是山,其他地方应该没得啥子看头,凉山境内你可以去看彝族海,在途中有明显的标志可以带你找到,那里是红色旅游区,当年没得彝海结盟,红军就不可能从凉山州安全通过,当然也就没得以后的事咯。可以去感受下,到冕宁的时候可以去灵山上去看下灵山寺,在整个凉山州都是非常有名的。冕宁的曼水湾镇就是西昌卫星基地的所在地,可以去看。很科技。

       你也可以走另一条路,成都--峨眉--夹江--甘洛--越西--冕山--泸沽--西昌,时间差不多的,不过路况一般,这条路线就是跟到成昆铁路走的,风景都是一个样,山山水水的。这条路可以在越西停下来耍下,很有特色。有水镇中所,豆花饭也很好吃。

       一般就是走这两条路,能让你最快速,最经济的到达西昌。

       还有安全问题,放心,凉山的交警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你到西昌就好耍咯,看你能耍几天而选择耍的地方嘛:

       耍的久就可以去盐源的泸沽湖,开发破坏的很小,绝对比云南那边看到巴适,然后香巴拉——木里,很有意思的藏族县。很有特色。这两个地方比较远,但值得一去。

       近的地方嘛就是冕宁的卫星基地,灵山寺,还有喜德德温泉值得一泡,普格的螺髻山,大潮河瀑布温泉,黄连关的土林,全凉山州17个县市各有各的特色。

       到西昌就肯定要来邛海,庐山, 相信你听过吧,名不虚传的,国家4A风景区,

       四川水校的训练基地,殷剑这些奥运冠军都是从邛海走出来的。

       你可以在邛海宾馆住下来,国宾馆!风景一流,啥子设备应有尽有,国家***来咯也是住那,空气全西昌最好,背靠庐山,正对邛海。有一般的标间,海景房,也有专门的一栋一栋的别墅楼,看你个人选咯。

       火把广场,名族演艺中心你要去,来到彝族自治州肯定要感受下彝族的文化,有专门的毕摩表演,是彝族宗教信仰的一种表现,下油锅,吃火这些,看起来很害怕,很刺激。

       大通楼这些地方也可以去看,;老西昌的一切都在那。

       其实西昌到处都是耍的,就看你喜欢杂耍咯。

       吃的东西是你最不要担心的咯,早上起来干碗牛肉粉,中午到马水河吃凉粉,卷粉,下午吃彝族餐,拖拖肉这些,晚上去喝点米酒,再去来点纯正的输油茶。最后一件事情也是最好吃的东西咯,西昌的烧烤!!必吃。城里面的就是一般的烧烤,到海边就一定要去吃烤鱼啊,靠贝壳这些。是在太好吃咯。

       啥子鸡枞啊 各种菌类的食品,板鸭,这些你都可以带会成都。

       西昌天气好,有很多人都来西昌烤太阳,这两天天热的很,30度左右。

       消费水平不算贵,肯定比成都攀枝花便宜。

       你关心的安全,你放心,西昌是肯定安全的,半夜走到没得灯的路上没得人抢你,而且西昌人热情,不虚伪,耿直。

       欢迎你来凉山!! 祝你耍的愉快 你肯定会不虚此行的。

       累死我,那么多的全是自己打的。希望把分给我!

关于汉服的诗句或引言

       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喋血湘江

       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 ,中央红军在全州(今广西全州县)以南湘江东岸与敌浴血奋战。湘江战役,是蒋介石精心策划的一次大战役,也是红军长征经历的第一场恶战。蒋介石投入嫡系部队和湘、粤、桂三省地方军阀部队近30万人的兵力,妄图全歼我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左”倾***的错误决策又给红军造成了全盘被动,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红军还是突破了湘江。然而,这是给红军带来巨大损失的一场血战。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减少到3万余人。

       2.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亲自指挥的一个决定性战役。1935年1月29日~3月22日,毛泽东以自己特有的伟大战略眼光,灵活指挥3万余人的红军,与10倍于己的优势敌人周旋,东西驰骋千里,南北往返数次,忽南忽北,声东击西,屡用奇兵,调动敌人,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在四渡赤水作战中,红军进行了大小40余次战斗,共歼敌1.8万余人。中央红军从此一反长征以来的被动挨打局面,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

       3.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右两路北进。5月24日,中央红军先遣队红一师第一团夜袭安顺场(在四川石棉县境内),消灭守敌两个连,夺得渡船1只。5月25日 ,红一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乘木船战胜激流骇浪,冲过敌人的重重火网,强行渡过了大渡河。红军从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之地杀出一条生路。尽管红军大部队没有全部从这里渡河,但这一英雄壮举震撼了敌人,也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红军夺取整个大渡河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4.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的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由川军第三十八团主力防守。在红军到达之前,守军已将铁索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链悬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1935年5月29日, 红军左纵队先头部队红四团一营二连22名英雄,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敌人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桥头攻击,胜利占领大桥。红军后续部队跟进,迅速击溃守敌一个团,占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渡过了大渡河。这样,蒋介石企图使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

       5.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嘉陵江战役

       1935年3月28日~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发起并成功地进行了强渡嘉陵江战役。红四方面军共歼敌1万余人。相继攻克9座县城。这次渡江作战,红军强渡的江河之宽,渡过的人数之多,取得的战果之大,在红四方面军的战史上是空前的,在整个红军战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次战役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策应了中央红军的作战行动。

       6.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包座战役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确定了两军共同北上,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的战略方针。班佑以东的上下包座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北部,地势险要,卡在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路上。1935年8月29日,红三十军向上包座守敌发起攻击,8月31日,攻占上包座。与此同时,第四军一部也向求吉寺守敌攻击。此役歼灭包座地区守敌及敌援军第四十九师大部,共毙、伤、俘敌5000余人,缴获机枪50余挺,长短枪1500余支。包座战役的胜利,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大门。

       7.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攻占腊子口

       腊子口位于甘肃迭部县境内,是四川通往甘肃的重要隘口,素有天险之称。腊子口两边是悬崖峭壁,中间是一条水深流急的腊子河,河上架有一座木桥,这是进入腊子口的惟一通道。敌人在这里布置了两个营的兵力防守,严密封锁红军北上的道路。1935年9月17日,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攻占腊子口天险,突破敌人封锁线,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计划。

       8.红军长征重大战役之直罗镇战役

       1935年11月初,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毛泽东、彭德怀决定在直罗镇(在今陕西富县境内)发起歼灭战。11月21日~24日,红军围歼东北军第一○九师,共计俘虏敌人5300多人,打死敌师长牛元峰以下1000多人。这次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加速了国民党营垒的分化,对以后的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党中央奠基西北打开了新局面。

北京发布今年汛期首个山洪预警属地政府应该如何组织领导?

       1.描写汉服的诗句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2.有关描写汉服的诗句

        名称由来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基本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男装的式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便是如此。

        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服饰来穿的(或者说是出于猎奇心理),并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宋明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一些别的式样,但影响并不广。

        大家看到了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古汉服的鞋也是很讲究的,在传统绘画和戏曲中体现出,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

        了民族融合。此后仅经过数十年时间,中原的鲜卑等各少数民族就基本上和汉族人民融为一体了。

3.求古代诗歌里对汉服描写的句子,

        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丽 人 行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虽含义多讽,但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服饰是何等豪华。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风俗还有当时人们穿着的情况。

        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这首词写歌女思念她的恋人.注意那个"梅妆" 梅妆: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作梅花妆,即在眉宇间画一朵梅花作为妆饰。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

        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此词写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两重心字罗衣:沈雄《古今词话》谓为衣领屈曲如心字。

        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衣:外衣 裹:内衣 絺(吃):细葛布 绤(系):粗葛布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 借华丽衣饰讽刺卫宣公夫人(原为他儿媳)姜宣荒*无耻。 副:用假发编成的髻,上缀珠玉 笄:簪 珈:玉饰 象服:镶嵌珠宝绣满彩色花纹的华丽礼服 翟:绣长尾野鸡图案的礼服 鬒:乌发如云 髢:假发 瑱:玉耳饰 揥:搔头簪子 展:象服内的红色绉纱礼服 绁袢:贴身内衣 羽林郎 汉辛延年 胡姬年十五。

        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

        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

        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

        两鬟千万余。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长裙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吴文英-渡江云·西湖清明 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 白居易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 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 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不知道唐代妇女是否真这样打扮,这明显是不懂化妆只知道往脸上倾泻化妆品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 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

4.提到“汉服”的古诗词句子有哪些

        1,《赠兖州孟都督》

        年代: 唐 作者: 韩翃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露冕宁夸汉车服,

        下帷常讨鲁春秋。后斋草色连高阁,事简人稀独行乐。

        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远山重叠水逶迤,

        落日东城闲望时。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北场争转黄金勒,爱客华亭赏秋色。卷帘满地铺氍毹,

        吹角鸣弦开玉壶。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2,《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权德舆

        汉制荣车服,周诗美肃雍。礼尊同姓主,恩锡大名封。

        外馆留图史,阴堂闭德容。睿词悲薤露,千古仰芳踪。

        秦楼晓月残,卤簿列材官。红绶兰桂歇,粉田风露寒。

        凝笳悲驷马,清镜掩孤鸾。愍册徽音在,都人雪涕看。

        3,《阴山女歌》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4,《耄志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尧言播告几丝纶,服汉衣冠易介鳞。

        羞战黑山为虏将,俾王青社备藩臣。

        招怀河北来降者,响附山东听诏人。

        可惜蹉跎隳晚节,圣恩尚许庙为神。

        5,《再次韵赵佥判投赠》

        年代: 宋 作者: 项安世

        天街何日雨云乾,梦想王孙白玉颜。

        一日能从晦严子,十年不负会稽山。

        吟诗可但师唐白,服礼终期类汉间。

        万事总当发廕户,己私除尽即心闲。

        6,《次韵公绍贺崇静之赐金紫》

        年代: 唐 作者: 朱长文

        久脱朝衣袭野裳,亲逢盛旦日重光。

        耕田凿井尧民事,垂组怀黄汉服章。

        诸老相欢陶圣治,两宫遥祝与天长。

        谪仙才调今谁是,肯解金龟燕夕阳。

        7,

        《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宋讷

        虎将朱旗直指燕,燕山王气便萧然。

        轻如晋武平吴日,远似唐皇幸蜀年。

        朝市夜沉三辅月,禁闱寒断六宫烟。

        延春阁上秋风早,散作哀音泣播迁。

        将士城门解甲初,不知相府已收图。

        霓裳宫女吴船载,胡服朝臣汉驿趋。

        甲第松筠几家在,名园花草一时无。

        行人千步廊前过,犹指宫墙说大都。

        相臣无策奏岩廊,倾国倾城总祸殃。

        同辇谁辞婕妤诏,后庭多学丽华妆。

        出墙御柳先零雨,入塞宫花半谢霜。

        毕竟玉颜成底事,空遗残粉污椒房。

        几回人起乱中华,僣赏轻颁将相麻。

        示俭岩宸空植草,助娇上苑浪移花。

        当年翠辇三山路,此日毡车万里沙。

        自古国亡缘女祸,天魔直舞到天涯。

5.汉服古风诗歌散文

        我找的是描写汉服的古诗词,不知道可不可以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丽 人 行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虽含义多讽,但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服饰是何等豪华。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风俗还有当时人们穿着的情况。

        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这首词写歌女思念她的恋人.注意那个"梅妆" 梅妆: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作梅花妆,即在眉宇间画一朵梅花作为妆饰。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

        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此词写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两重心字罗衣:沈雄《古今词话》谓为衣领屈曲如心字。

        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衣:外衣 裹:内衣 絺(吃):细葛布 绤(系):粗葛布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6.描写女性静态美的句子,或者描写穿汉服女子得句子(20字以内)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7.跪求介绍汉服关于汉服及其发展史的古人的名著.

        “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这里的“汉” 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因为汉朝的礼仪制度由汉高祖的太常叔孙通依据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所制定。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儒家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

        汉人对汉衣冠的认同也成为了民族意识的一部分。

       

       2020年刚刚开始,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打破了2020的宁静,注定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夏季的来临,迎来了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季节,可是今年的降雨量格外的大,我国许多的南部地区,已经遭遇了暴雨的侵袭,而伴随着暴雨,又引发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比如:四川冕宁等地爆发了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到目前为止造成了很多人遇难,也有很多的人失联,令我们非常的痛心。当地的政府派遣了消防员等救援部队去支援这些地区的人民。

       随着暴雨的不断北上,北京近日也发布了今年汛期首个山洪预警,在山洪来临之前,当地政府必须做好统筹工作,在山洪来临之际,可以使伤亡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那么,政府具体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首先,我认为政府应该派遣相关的工作人员去检查北京市内所有的下水道的状况,确保在山洪发生期间排泄的通畅,如果遇到堵塞的下水道,应该尽快派人去维修。此外,还要多派遣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对北京市水位的检测,如果遇到突然猛涨的情况,及时的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第二,我认为政府应该做好宣传准备的工作,提高人们的山洪意识,提高人民对此次山洪预警的重视程度,在山洪来临时可以更好的配合政府的救援工作。

       第三,政府要做好各个区域的救援方案,逃生路线,做好备用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在各条街道标记逃生方向的记号,提高逃生的速度,减少伤亡人数。

       第四,政府要准备好一些救援物资,比如:木筏,大型的泡沫等,在山洪来临时更好的救援遇难的人民,此外,还要准备一些生活必需品,供人民避难的时候使用。

       好了,今天关于“冕宁天气”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冕宁天气”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