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应用 天气应用

南宫天气_南宫天气15天预报

zmhk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南宫天气_南宫天气15天预报       作为一名AI机器人,我可以提供与南宫天气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建议,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1.安康十大景点风景名胜排行榜2.关于这个字的诗句(关于汉字的古诗)3.邢台市有多少个县?4.关于秋天的诗句好听

南宫天气_南宫天气15天预报

       作为一名AI机器人,我可以提供与南宫天气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建议,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1.安康十大景点风景名胜排行榜

2.关于这个字的诗句(关于汉字的古诗)

3.邢台市有多少个县?

4.关于秋天的诗句好听的名字

5.给我些天心恋的文文

南宫天气_南宫天气15天预报

安康十大景点风景名胜排行榜

       安康是陕西省的一座地级城市,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复杂,北边挨着秦岭、右边靠着巴山,并且中西两地被汉水横贯,所以安康有着非常多天然的自然保护区,许多人都喜欢来这里旅游,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安康的十大风景名胜排行榜,一起来看看吧~

       安康十大景点风景名胜排行榜

       1.沧海桑田乡村明星旅游区

       沧海桑田乡村明星旅游区是安康热度最高的一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的明星村片区内,这里有着风景非常好看的紫藤长阁玻璃栈道。

       2.瀛湖风景区

       瀛湖风景区是安康知名度非常高的一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的瀛湖码头处,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大自然的魅力,还可以感受跳水的刺激感。

       3.石泉县金蚕小镇玻璃水滑

       石泉县金蚕小镇玻璃水滑是安康非常出名的一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的五爱村内,这里有着彩虹色的玻璃桥栈道,从这里滑下去,可以一路看周边的美景。

       4.仙姑碥

       仙姑碥是安康一处秀丽风景藏在大山里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102省道南的50米处,想要登高感受下安康大好的风景的,可以来这里玩一玩。

       5.西城阁

       西城阁是安康一处非常受欢迎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中渡路和滨江大道交叉口的东南50米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美丽的安康江边夜景,还有许多小吃。

       6.石泉县池河镇汉鎏金铜蚕出土地

       石泉县池河镇汉鎏金铜蚕出土地是安康一处有着户外蹦床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的谭家湾村内,这里有山有水、山水相间,还有儿童乐园。

       7.香溪洞

       香溪洞是安康人气非常高的一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安康城南的3公里处,这里有着美丽的山涧小溪,可以登山看风景,还可以强健自己的身体。

       8.南宫山

       南宫山是安康一处非常值得去旅游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岚阜县南宫山镇的207省道旁边,天气好的时候,你还可以看到南宫山隐于雾气中,宛如仙境。

       9.旬阳县羊山民俗文化村

       旬阳县羊山民俗文化村是安康一处有着传统民俗文化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的旬阳县境内,这里不仅有农家特色菜,还有网红的晃桥可以去体验一下。

       10.陕西风堰古梯田景区

       陕西风堰古梯田景区是安康一处风景非常好的风景名胜区,该景点的位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的风堰古梯田,它是我国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常的好看。

关于这个字的诗句(关于汉字的古诗)

       地球表面崎岖不平,它的真实形状是非常不规则的。但比起地球的大小来,地面起伏的差异又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讨论地球形状这一课题时,为了使它的总体形状特征不被地面起伏的微小差异所掩盖,人们不去考虑地球自然表面的形状,而是研究它的某种理论上的表面形状。这就是全球静止海面的形状。

       所谓全球静止“海面”的形状,指的是海面的形状。它忽视地表的海陆差异,海面显然要简单和平整得多。所谓“静止”海面,指的是平均海面,它设想海面没有波浪起伏和潮汐涨落,也没有洋流的影响,完全平静。所谓“全球”静止海面,它不仅包括实际存在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而且以某种假想的方式,把静止海面“延伸”到陆地底下,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这是一个重力作用下的等位面,是地面上海拔高度起算面。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601地球是一个球体

       § 601—1地球是一个球体

       人类对于大地形状的认识,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由于大地本身庞大无比,而人们的视野范围却十分有限,凭直观的感觉不能认识大地的形状。一个人站在平地上,大约只能看到4.6km远的地方。这一小部分大地,看起来是一个平面。我国古时有“天圆似张盖,地方〔平〕如棋局”的说法,即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然而,许多迹象表明,地面不是平面,而是曲面。例如,登高可以望远。人眼离地高约1.5m,只能看到4.6km远;若升到1,000m高处,便能看到121km远的地方。这是地面是曲面的很好证明。

       又如,人们在岸边观看远方驶近的船只,总是先见船桅,后见船体;船只离港远去时则相反,先是船体,后才是船桅相继隐入海平面。大地若是平面,那么,不论距离远近,船体和船桅应同时可见(图6—1)。

       再如,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愈往北方,它的地平高度愈大。我国南方各地,人们能见到南天的老人星,而在北方,老人星永远隐没在南方地平。如此看来,不同地点有不同的地平,地面本身只能是曲面。若地面是平面,遥远的恒星应同地面各部分构成相同的高度角。

       上述各种现象都证明大地是一个曲面。然而,曲面还不一定就是球面,只有具有相同曲率的曲面,才构成球面。近代测量表明,地面各部分有大致相同的曲率,每度都在1llkm左右。由此可见,球形大地的结论,是以严密的推论和精确的测量为依据的。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只是用事实证明大地是一个封闭曲面而已。在进入空间探测的今天,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或登临月球时,真切地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①。

       图6—1 曲面大地的一种直观证据

       (上)若大地是平面,远方船只的船桅和船体,应同时可见;

       (下)大地是曲面,远方驶近的船只,先见船桅,后见船体

       § 601— 2地球大小的测定

       当人们意识到足下的大地是个圆球体后,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有多大?

       测定球体的大小是比较“简单”的,只需测定经线的一段弧长(大地测量)及它对地心所张的角度(天文测量),就可以求知经圈的全长,从而求知地球半径和其它数据。测定经线的一段弧长对于地心的张角,是更加容易的,只需比较一下同一经线上的两地,在同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就能得到这个数值。它就是两地的纬度差。

       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在历史上第一次约略地恻定了地球的大小。他知道,夏至日正午,太阳位于埃及南部阿斯旺(旧时称悉尼)的天顶,阳光直射深井的井底。埃拉托色尼据此认为,阿斯旺地处北回归线。他还估计,亚历山大与阿斯旺位于同一经线上,两地相距约为5000斯台地亚(希腊里)。这样,他只要测定亚历山大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得出地球的大小。

       埃拉托色尼并不直接测定正午太阳高度,而是用圭表测定正午影长。这种圭表是半个空心圆球,圆球中央有一根竖直的轴。这根轴就是圆球的半径。当圭表放置地面的时候,这根轴便垂直于地面,指向天顶(图6-3)。埃拉托色尼测得亚历山大夏至日正午,圭表轴投射在圆球上的影长,约为整个圆周的 1/50,即约 7.2°。古希腊人已有相当完备的几何学知识。埃拉托色尼推得,圭表轴投射在圆球内表面的影长与圆周长度之比,等于阿斯旺与亚历山大两地间的经线弧长与地球周长之比。换句话说,地球子午线周长等于阿斯旺至亚历山大之间距离的50倍,即250000斯台地亚。 l斯台地亚合158m,那么,地球周长为39500km。这与近代的测定值40025km相当接近,换算成地球半径约为6370km。

       作者: 云梦浦 2006-3-26 18:00 回复此发言

       --------------------------------------------------------------------------------

       3 第十三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图6—2测定地球子午线长度

       图6-3左:亚历山大夏至日正午的太阳天顶距,就是亚历山大与阿斯旺之间的子午线的度数,即两地的纬度差右:埃拉托色尼测定太阳天顶距用的圭表

       严格说来,埃拉托色尼测定地球大小的工作,实际上只做了一半,即测定两地的纬度差;而两地间的距离是估算的,并非实测。最早实测子午线长度的,则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本名张遂,673—727)。公元724年,在他的主持下,太史监南宫说率领一支测量队,在今河南省黄河南北的平原地带,分别测定了大体上位于同一经线上的滑县、开封、扶沟和上蔡四地的分至日正午影长和“北极高”(即纬度),同时丈量了上述各地间的水平距离,从而得出“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极差一度”①。一行没有球形大地的概念。他只是以实测数据否定当时“日影千里而差一寸”的说法,而没有把“极差一度”看作地面上的纬度。因此,一行并不理解自己所做的就是地球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就像后来的哥伦布并不知道他所发现的陆地是美洲一样。

       §601— 3地球引力与地球形状

       地球是一个具有内部均衡引力的物体。按对称的原理,一切这样的物体以球形为最简单。

       所以,太阳、月球和行星等许多天体都是球形。近代天文学奠基人哥白尼说过“球形是万物中最完美的形状;因为这种形状的容积最大,宜于包罗一切”。又说:“重力不是别的,而是……赋于物体使之联合为球形状的一种自然倾向”①。地球是在自引力作用下才形成球体。

       影响天体形状的因素,不仅是天体的自引力,而且还有固体分子的内聚力。前者使天体趋向球形,后者则倾向于保持物体原来的形状。自引力的大小,决定于天体的质量。一切质量较小的天体,由于自引力的作用不及分子内聚力的作用,便不能成为球体。例如,来自星际空间的陨星不是球形。空间探测表明,火星的二个质量很小的卫星,也不是球形。根据亮度变化推断,小行星的形状都是不规则的,几个质量巨大的小行星是例外。这就表明,只有质量巨大的天体,它们的自引力超过分子内聚力,才具有球体的形状。

       然而,并非所有质量巨大的天体都是球形的。例如,星云的质量远大于恒星,却不是球体。这是因为天体在演化过程中,从非球体到球体,需要有一个时间的过程。质量巨大的天体,在它不同的发展阶段并非都是球形的。

       602地球是一个扁球体

       §602—1地球是一个扁球体

       严格的球体是正球体,它具有统一的半径,因而具有统一的曲率和周长。地球并非这样的球体,而是一个扁球体。

       地球扁球体是通过摆被发现的。1672年,法国一位天文学家里舍受巴黎科学院派遣,到南美洲法属圭亚那首府卡晏(地近赤道)观测火星的视差。他随身带去一架优质的摆钟。到达卡晏后,里舍发现他那走时很准的钟忽然变慢了,每昼夜减慢2分28秒。这是一个不小的误差。他不得不根据恒星的运动来校正他的摆钟,把摆长缩短4毫米,摆钟恢复正常走时。二年后,里舍回到巴黎,却发现钟又走快了,加快的数值恰好就是当初在南美减慢的数值。他把钟摆恢复到原来的长度,于是,钟又走准了。图6—4地球是一个扁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它的经线是椭圆在此以前,人们相信秒摆的长度应该到处都是一样的,有人还曾主张用它来作长度单位;当年枷利略测定重力加速度值时,也没有怀疑到这一点。钟摆在赤道附近变慢,可以令人信服地用重力变小来解释。可是,重力为什么因纬度而改变呢?人们于是把它同地球的运动和形状联系了起来。这是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扁球体的特征是,球半径随纬度的增高而变小:赤道半径最长,极半径最短;与这个特征相联系的是,在扁球体上,赤道和纬线仍是正圆,而经线都是椭圆,它们的曲率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减小。

       扁球体的扁缩程度用扁率表示。若以地球的赤道半径为a,极半径为b,那么,地球的扁率(f)便为:

       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数据,有一个不断提高精确度的过程。1975年9月,由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举行的第十八届全会,决定自1984年起采用如下的数据:

       作者: 云梦浦 2006-3-26 18:00 回复此发言

       --------------------------------------------------------------------------------

       4 第十三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赤道半径(a)=6 378. 140km

       极半径(b)=6 356.755km

       扁率(f)=1/298. 275

       §602—2地球自转与地球形状

       如果自引力是形成球体的唯一因素,地球必然是正球体。然而,地球是一个旋转体,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①。地球的每一质点都处于引力和惯性离心力合力的作用下,这个合力就是重力(参见§608—l)。里舍把重力随纬度的变化,归因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在赤道上,地球自转最快,惯性离心力最大,重力便减小;到两极,自转的速度和惯性离心力都等于零,那里的重力最大。计算表明,由于惯性离心力的影响,赤道上的重力比在两极减小l/289。可是,地面重力的实际差异比这要大得多,赤道与两极的重力差值为1/190。显然,影响地面重力的不仅是惯性离心力。

       又是牛顿对此作出圆满的解释。他指出,使地面重力自两极向赤道递减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惯心离心力,还有一个是地球的扁缩。牛顿从理论上无可辩驳地证明,在自转的惯性离心力作用下,地球本身必然是扁的。

       在自转着的地球上,每一质点的圆运动的中心都在地轴上,惯性离心力的方向都垂直井背离地轴。如把一地的惯性离心力分解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两个分力,那么,这后一分力都指向赤道(图6—5)。正是在指向赤道的水平分力作用下,物质有向赤道集聚的趋势,地球变成了扁球体。

       图6—5直接造成地球扁球体的是自转的惯性离心力(F)。它的水平分量(f)指向赤道;垂直分量在很小程度抵消一部分重力

       牛顿还根据对木星和土星的观测,发现它们都有赤道突起、两极扁缩的形状,从而推断地球也一定是这种形状。正是根据地球扁球体的理论,牛顿成功地解释了地轴进动和二分点“岁差”的成因。这是地球运动和地球形状内在联系的一种表现。

       § 602—3地理纬度和地心纬度

       地球由正球体变成扁球体,地球上的纬度就有两种不同的度量方法:一种方法把纬度定义为地面法线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另一种方法把纬度定义为地球半径与赤道面的交角。前者强调从赤道沿本地经线到所在地的一段弧的度数,叫地理纬度;后者强调这段弧对地心所张的球心角,叫地心纬度。

       图6—6在扁球体上,球半径只通过球心,不垂直于球面;法线只垂宜于球面,不通过球心。因此,纬度分为地理纬度(j)和地心纬度(j’),且j>j’

       图6—7地理纬度与地心纬度的差值,以45°纬度为最大

       在讲述地理坐标时,我们把地球当作正球体。在正球体上,地面法线与地球半径是一致的,因此,不存在两种纬度的区别。但事实上地球是一个扁球体。在扁球体上,除赤道和两极外,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不通过地心;反之,通过地心的直线不垂直于地面。于是,就存在两种纬度的差别;由于扁球体的经线曲率自赤道向两极减小,所以,一地的地理纬度总是大于它的地心纬度(图6—6)。

       地理纬度和地心纬度的差异本身,又因纬度而不同。在南北纬45°处,两种纬度的差值最大( 11′32〃),由此向赤道和两极递减为零(图6—7)。我们知道,经线的曲率自赤道向两极减小,其中,南北纬45°处的经线曲率,可以被认为是经线的平均曲率。同它相比,自赤道至南北纬45°,这一段经线的曲率大于平均曲率,因此,它的地理纬度均大于地心纬度,而且,二者的差值随纬度增高而持续增大。反之,自南北纬45°到南北两极,这一段经线的曲率均小于平均曲率,两种纬度的差值自45°起开始递减,至南北两极,积累起来的差值减小为零。换言之,南北纬45°是两种纬度间差值持续增大的终点,同时,又是持续减小的起点。于是,在那里出现极大值,而在赤道和两极是极小值。

       地理学上所考虑的主要是各地的地平面如何不同于赤道的地平面,而不是地心所在的方向。

       因此,它原则上应用地理纬度。在通常情形下,这种微小的差异可以略而不计。

       603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

       §603—1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

       作者: 云梦浦 2006-3-26 18:00 回复此发言

       --------------------------------------------------------------------------------

       5 第十三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扁球体不及正球体简单,但它在几何上是有严格规则的。它的纬线都是正圆,经线都是椭圆。这样的球体,可以看成由椭圆绕它的短轴回转而成,所以也叫回转扁(椭)球体。

       地球(大地水准面)的真实形状,严格说来,不是几何上的回转椭球体。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纬线不是严格的正圆,经线也不是真正的椭圆;地球的南北两半球并不对称,它的几何中心也不在赤道平面上。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对这样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无法用简单的几何体或数学方法来表示,于是,人们改用它同一个理想的“模型”作比较来说明。

       为了具体地表示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可设想一个参考扁球体。它具有扁球体的严格规则性,而其形状和大小又十分迫近大地水准面。说它是参考“扁球体”,因为它是严格的扁球体;说它是“参考’偏球体,因为它代表了地球形状的基本方面。前述地球扁球体的各项数据,实际上都是参考扁球体的数据。图6—8大地水准面(实线)对于参考扁球体(虚线)的偏离(不能由此得出:

       地球的形状像梨)有了参考扁球体,地球的真实形状,便可以用大地水准面的各部分对于参考扁球体的偏离米表示。图6—8表示大地水准面的一个纵剖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地水准面与同它最迫近的扁球体相比,最大的偏离不过几十米。概括地说,北半球的高纬地区和南半球的低纬地区,大地水准面高出参考扁球体;而北半球的低纬地区和南半球的高纬地区,大地水准面稍低于参考扁球体。特别明显的对比是,南北两半球的极半径的差异:北极的大地水准面高出参考扁球约10米,而南极的大地水准面低于参考扁球体约30米。二者有40米之差,比较起来,北半球略显凸起,南半球较为扁平。

       图6—8大地水准面(实线)对于参考扁球体(虚线)的偏离(不能由此得出:地球的形状像梨)

       图6—8所表示的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曾给人以梨形的印象。此图一出,人们以讹传讹,“梨形地球”的说法曾不胫而走。其实,该图只是用来说明,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扁球体的偏离,因南北半球而不同,而不能表示地球的真实形状。这是因为:第一,它为突出这种偏离,不得不忽视参考扁球体 的“扁”,不考虑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的近21千米的巨大差异,以正圆代替椭圆;第二,过份夸大了大地水准面对于参考扁球体的偏离,用来表示南北两极间 40 米差值的比例尺,比用于表示地球半径的比例尺,扩大了57 0 0 0倍由于这种“舍本求末”的夸大,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才“像梨”。事实上,南北两极间区区40米的差异,对于长半径为6378.140千米,扁串为1/298.275的地球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它只是使地面各部分的曲率产生微小的变化而已。大地水准面的任何部分都是凸面,没有凹陷,更不会有棱角。

       §603—2地内物质分布和地球形状

       地球的自引力和自转的惯性离心力,都是系统性的因素。在它们作用下,地球形状必然是有规则的。既然地球形状是不规则的,那就一定有非系统性因素在起作用。这个因素就是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不均匀。

       地球内部物质的组成和密度随深度而不同。通常我们总是把地球看成由均质的同心球层所组成。但严格地说,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异没有最后完成,地球内部的球层,既不是真正的均质,也不是真正的同心。这种情况必然要影响地面的重力分布和大地水准面的形状。由于这个原因,地球的质量中心,并不位于它的几何中心。

       物质分布不匀的情况,在地壳表现得尤为显著。地球表面有海陆差异和高低起伏。前面说过,地球形状是指海面的形状,忽视地表的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的差异。这是为了简化地球的形状,在几何上排除这些因素。但是,海面形状本身,则不能不受到海陆差异和地形高低的物理影响。地面的高低起伏,并不单纯是地面上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而且,高山所在的地方,地内物质并不特别多;深海所在的地方,地内物质并不一定特别少。所有这些复杂的情况,无一不影响大地水准面,使得地球扁球体变成不规则的形体。

       从几何上说,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但是,在物理意义上说,地球的形状又是规则的。这是因为,全球静止海面,不论几何上怎样复杂,总是一个等位面。在这个等位面上,物体具有相同的重力位能。

       地球上海面的形状是同地面上重力分布相联系的。自转的惯性离心力影响地面重力,使地球由正球体变成扁球体。同样地,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不匀,造成地表重力的局部差异,从而形成海面的局部起伏。在重力加速度较大的海面,海面本身在几何上必然较低;反之,在重力加速度较小的海面,海面本身在几何上必然较高。只有这样,海面才可能是一个等位面。不然,海水就会发生流动,而流动的结果,必然是等位面的形成,也就是地球形状在几何上的规则性遭到破坏。因此,地球形状在几何上的不规则和在物理上的有规则,是互为条件的。

       复习与思考

       ●什么是大地水准面?人们怎么知道地面不是平面而是曲面?又怎么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为什么会成为扁球体?比较地理纬度和地心纬度,为什么地理纬度大于地心纬度?为什么两种纬度间的差值以南北纬45°为最大?

       ●什么是参考扁球体?大地水准面的各部分怎样地偏离参考扁球体?为什么笼统地说“地球的形状像梨”是不确切的?

       --------------------------------------------------------------------------------

       ① 末页附有两幅地球的照片。一幅是月球上所见的地球(地球也有位相变化);另一幅是同步卫星在 36000km外所摄的地球照片。这幅照片显示的不足半个地球,因此,非洲所占的面积比实际要大一些。

       ① 见《新唐书·天文志》。按唐代的长度单位,1里为 300步,l步为 5尺,分圆周为 365.25°,换算为现代单位,约合每度 12922km,与近代的测定值有较大的误差。

       ①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8页和26页。

       ① 惯性离心力不同于离心力,它只是一种视力,是惯性作用在圆运动中的一种表现,一种脱离圆心的倾向。离心力和惯性离心力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举例来说,用绳子系住石头,手握绳子的一端使之转动,那么,离心力是石头对手的作用力(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向心力),惯性离心力是作用于石头的力。

       作者: 云梦浦 2006-3-26 18:00 回复此发言

       --------------------------------------------------------------------------------

       6 第十四节 地球的结构

        第十四节 地球的结构

       604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本是一个非均质的球体。它在长期运动和物质分异过程中,按照密度的大小,分离成若干由不同状态和不同物质组成的同心(地心)球层。

       §604—1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球表面由岩石构成。它主要是岩浆岩,即从地内上升的炽热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在岩浆岩上面,往往有一层较薄的沉积岩(一般不超过4—5km)和更薄的土壤覆盖层。地球的这一表层,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土壤覆盖层在内,被叫做岩石圈。

       岩石圈的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陆地的低洼部分,也有液态水停潴,成为湖泊和河流。在陆地的高寒地区(高纬和高山),固态水积聚成为冰川。此外,地表以下一定深处,存在着地下水。所有这些不同形态的水,构成一层水圈。

       在岩石圈和水圈之上,整个地球被一层以氮和氧为主要成分的大气所包围,叫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也是从地面到行星际空间的过渡圈层,没有明确的上限。

       70%—75%质量的大气,集中在9km(两极)到17km(赤道)厚的底层。这一层大气的主要特点,是从地面获得热量和水分,因而有对流作用和天气现象,被称为对流层。

       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既是彼此分离和独立的,又是相互渗透和作用的。这样,地球上就出现了一个既有矿物质、又有空气和水分的地带,加上适宜的温度条件,就成为生物衍生的地带,叫做生物圈。它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

       地球的外部就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所组成的。

       §604—2地震波与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的外部结构,人们可以直接进行观测;而研究地球内部的情况,问题就要困难得多,因为人们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只限于裸露在地表和来自钻井的岩石和矿物标本。然而,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不过10km左右,对于6371km的地球平均半径来说,这个深度是极其有限的。这样,关于地球内部结构情况,只得通过各种间接手段进行研究,如地震波的传播,热的传导,以及磁性和重力等。其中,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对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最为重要。如同医生用超声波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病变一样,地球物理学家藉助地震波来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地震波有两种来源,即人工爆炸和天然地震。人工地震波能量较小,被广泛应用于地层构造和地下矿体的探测。强烈的天然地震,震波从震源通过地球介质向各个方向传播到整个地球。

       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在地球内部自震源向全球传播,就像灯光照亮室内各个角落一样。面波沿地球表面自震中向四周传播① ,如同投石水面所激起的水波一样。同地球内部结构直接有关的是体波。

       地震体波又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纵波是一种压缩波,是物质质点以波的传播方向往复运动,使介质发生周期性的压缩和膨胀(图6—9)。打个比方,可以把介质的张弛想像为手风琴的一张一合的运动。这样的震波能在任何介质中传播。横波是一种剪切波,是物质质点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振动,如同我们所熟悉的蛇行那样。抖动一条绳子所产生的波类似于S波,它使介质发生周期性变形。这种震波不能通过液态和气态介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它总是比后者先到达测站。根据横波滞后的时间,可以推知震源的所在及其距离。

       地震波之所以能够反映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是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因地内物质的弹性和密度而不同。由于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地震射线有折射现象;在地震波速度发生突变的地方,地震射线还有反射现象。折射和反射现象,使地震射线由直线变为曲线和折线。因此,地震波的传播是十分复杂的;造成地震波传播复杂的原因,是地球的内部结构。

       图6—9 纵波(上)和(下)横波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速度因深度而不同。这是因为地内物质的密度和弹性因深度而不同。在同一深度的不同地点,都有相同的波速。这样,地内物质可按深度,即按其密度和弹性,分成不同的圈层。这就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图 6—10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图 6—11 地震波的波速

       §604—3 地球的内部结构

       根据对地震波传播的研究,地球内部分为四个主要圈层。它们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又分外核和内核(图6-10)。各个圈层之间,存在一个物理上的界面,即不连续面。地壳和地幔之 间的界面在地面以下 20—30km,称为莫霍洛维奇界面(Moh orovicic discontinuity),简称莫霍面。在那里,P波和 S波的波速都急剧升高。地幔和外核之间的界面约在 2 900km深处,称古登堡界面(Gutenbery discontinuity)。在那里,P波速度急剧下降,S波停滞不前,突然消失。外核和内核之间的界面出现在5 100km深处,称利曼界面(Rehmann discontinuity)。在这个界面上,P波又急剧加速,S波重又出现(由P波转换而来)。

       作者: 云梦浦 2006-3-26 18:00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 6:第十四节 地球的结构

        根据地震学家布伦(K·E·Bullen)1970年提出的模式,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深度和厚度列表如下:

        贴子相关:

        作者: 云梦浦 2006-3-26 18:01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 7:第十四节 地球的结构

        地壳的厚度很不均匀。大陆部分地壳较厚,平均约为30km;海洋部分地壳较薄,平均为11Km,太平洋底最薄处仅8km。地壳中还有次

邢台市有多少个县?

       1.关于汉字的古诗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七言绝句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2.关于写字好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写字好的诗句有:

        1. 吟诗写字有底忙,未脱多生宿尘垢。

        2. 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

        3. 读书当努力,写字莫糊涂。

        4. 写字不适俗,读书难疗饥。

        5. 千高望远忘世虑,写字读书皆有趣。

        1. 写字xiě zì是指书写文字,题字。出自于高骈 《寄鄠杜李遂良处士》诗:“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

        2. 上述诗句全文如下:

        (1)《答孔周翰求书与诗》苏轼

        身闲曷不长闭口,天寒正好深藏手。吟诗写字有底忙,未脱多生宿尘垢。不蒙讥诃子厚疾,反更刻画无盐丑。征西自有家鸡肥,太白应惊饭山瘦。与君相従知几日,东风待得花开否。拨弃万事勿复谈,百觚之后那辞酒。

        (2)《水龙吟》孙惟信

        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神前灶下,祓除清净,献花酌水。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饮量添教不醉。好时节、逢场作戏。驱傩爆竹,软饧酥豆,通宵不睡。四海皆兄弟,阿鹊也、同添一岁。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

        (3)《元日示师文》王冕

        骨格今年异,衣裳旧日殊。读书当努力,写字莫糊涂。白水翻三峡,青山出两都。老吾何所以?赖尔得相须。

        (4)《感怀 其三》王冕

        写字不适俗,读书难疗饥。蘧蘧尘网中,遑遑欲可之?仁风霜原隰,草树发幽姿。群动正翕集,游云未来归。怀哉鹤上人,徘徊感良时。无以慰蹇劣,樽酒聊自怡。

        (5)《张御史西山雪堂》王冕

        张君住近西山麓,窗几虚明远尘俗。悬崖绝壁堆琼瑶,叠嶂重峦隐青绿。乾坤荡荡无痕瑕,世上儿子何繁华。清高或作袁老梦,标致不取陶家茶。千高望远忘世虑,写字读书皆有趣。岁寒若与我为邻,与尔种梅千百树,坐令此处春无楼。

3.我要含有秋这个字的诗句10句,急用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

4.关于文这个字的古语

        基本字义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 刺画花纹:~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

        ~盲。以~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

        ~体。~典。

        ~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

        ~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

        水~。 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

        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 温和:~火。~静。

        ~雅。 10. 指非军事的:~职。

        ~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

        ~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科。

        13. 掩饰:~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15. 姓。 16. 皇帝谥号,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

        如汉文帝。 编辑本段 详细字义 〈名〉 1. 右图是 “文”的甲骨文等古文字 [1]“文”字的甲骨文,资料来源:徐无闻主编:《甲金篆隶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1年7月第一版。 “文”字的甲骨文字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寓意“大象有形”、“象形”;特别放大了胸部,并在胸部画了“心”,含义是“外界客体在心里面的整体影像、整体写真、整体素描、整体速写”。

        许慎《说文解字》把“文”解释为“错画也”,意思是“对事物形象进行整体素描,笔画交错,相联相络,不可解构”,这与他说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话的意思是一致的。“说文解字”这个书名就表示了“文”只能“说”,而“字”则可“解”的意思。

        “文”是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速写,是人类进一步了解事物内在性质的基础,所以它是“字”的父母,“字”是“文”的孩子。“文”生“字”举例(以“哲”为例):先对人手摩画,其文为“手”;又对斧子摩画,其文为“斤”。

        以手、斤为父母,结合、生子,其子就是“折”(手和斤各代表父母的基因)。这个“折”就是许慎所谓的“字”。

        “字”从宀从子,“宀”表示“独立的房子”,子在其中,有“自立门户”的意思。故“字”还能与“文”或其他“字”结合,生出新“字”来。

        在本例,作为字的“折”与作为文的“口”结合,就生出了新的字“哲”。 2. 同本义 [figure;veins] 文,错画也。

        象交文。今字作纹。

        ——东汉·许慎《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

        ——《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文鳞(鱼鳞形花纹) 4. 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

        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character] 饰以篆文。

        ——《后汉书·张衡传》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夫文,止戈为武。

        ——《左传·宣公十二年》 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明· 魏学洢《核舟记》 文曰“初平山尺”。 5. 又如:甲骨文;金文;汉文;英文;文迹(文字所记载的事迹);文书爻(有关文字、文凭之类的卦象);文异(文字相异);文轨(文字和车轨);文狱(文字狱);文钱(钱。

        因钱有文字,故称);文状(字据,军令状);文引(通行证;路凭);文定(定婚) 6. 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literary composition]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 好古文。

        ——唐· 韩愈《师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能述以文。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摘其诗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7. 又如:文价(文章的声誉);文魔(书呆子);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文移(旧时官府文书的代称);文雄(擅长写文章的大作家);文意(文章的旨趣);文义(文章的义理);文情(文章的词句和情思);本文(所指的这篇文章);作文(写文章;学习练习所写的文章);文魁(文章魁首);文价(文章的声价);文什(文章与诗篇) 8. 美德;文德 [virtue] 圣云继之神,神乃用文治。

        ——杜牧《感怀诗一首》 9. 又如:文丈(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文母(文德之母);文武(文德与武功);文命(文德教命);文惠(文德恩惠);文。

5.关于鹤这个字和梦这个字的诗句

        关于鹤的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代鹤》 (唐)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唐)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题笼鹤》 (唐)白居易 经旬不饮酒,逾月未闻歌。

        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虎丘渐客问,娃馆逅人过。

        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若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唐)李欣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

        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仿。 《感鹤》 (唐)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黄楼鹤》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鹤》 (唐)白居易 人各有其所好,物固无常宜。

        谁谓尔能舞,不如闻立时。 2. 周庆进 灵山客,灵山客, 独自去游天上月。

        本欲带上花一朵, 无奈山上百花谢。 灵山客,灵山客, 群仙为谁来鼓瑟? 遥闻天上鼓瑟声, 声声悲愤声声切。

        灵山客,灵山客, 舍身忘情情益烈。 不闻雄舟从君走, 唯见潮起潮又落。

        灵山客,灵山客, 从此相伴唯黄鹤。 昔日良弓和骏马, 至今无人能骑射。

        灵山客,灵山客, 悠悠长恨何时灭? 李波欲掬灵海水, 泪水和流到长夜。 有关梦的诗句 张孜 纪梦句 上天知我忆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

        昼梦 唐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归梦 唐杜甫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 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梦李白二首 唐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 唐白居易 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 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唐白居易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 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 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梦微之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春梦 唐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代别后梦别 唐长孙佐辅 别中还梦别,悲后更生悲。 觉梦俱千里,追随难再期。

        翻思梦里苦,却恨觉来迟。 纵是非真事,何妨梦会时。

        秋梦 唐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疑梦 唐王维 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何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关于秋天的诗句好听的名字

       截至2021年1月28日,邢台市辖19个县(市、区),其中:2个市辖区(桥西区、桥东区),15个县(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隆尧县、任县、柏乡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平乡县、新河县、广宗县、威县、临西县、清河县),代管2个县级市(沙河市、南宫市)。

       邢台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南部,境内京广、京九铁路,京广、京九高铁,京港澳、大广、太行山高速纵贯南北;邢和、邢黄铁路,邢衡、邢汾、邢临、青银高速横贯东西,与邢台国际内陆港、邢台机场构成了“东出西联、南承北接”的交通枢纽。

       邢台拥有3500余年建城史,距今五万至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历史上曾四次建国、五次定都,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称,是华夏版图上建城历史排名第三的城市。

扩展资料:

       邢台市地处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和华北平原交汇处,境内地势高差悬殊,西高东低,自西而东山地、丘陵、平原阶梯排列,以平原为主。京广铁路南北贯穿于丘陵和平原的交界处,西部为山地和丘陵区,东部为平原区。

       邢台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内温差大,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在12℃-14℃,其中1月为最冷,平均气温在-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0℃;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1℃。

       这里春季多扬尘风沙,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温潮湿;秋季天气稳定、气候凉爽;冬季雨雪偏少、干燥寒冷,秋季出游最为适宜。

       百度百科——邢台

给我些天心恋的文文

       1.关于秋天的古诗的名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秋日怀弟 谢榛 生涯怜汝自樵苏,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织锦曲 王建 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

        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回花侧叶与人别,唯恐秋天丝线乾。

        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 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

        窗中夜久睡髻偏,横钗欲堕垂着肩。 合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

        一匹千金亦不卖,限日未成官里怪。 锦江水涸贡转多,宫中尽着单丝罗。

        莫言山积无尽日,百尺高楼一曲歌。 题诜法师院 王建 三年说戒龙宫里,巡礼还来向水行。

        多爱贫穷人远请,长修破落寺先成。 秋天盆底新荷色,夜地房前小竹声。

        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河西送李十七 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 洗兵马 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

2.适合起名字的秋天的诗词

        原发布者:李鹏亚

        适合起名字的古诗词 适合起名字的古诗词 男孩的性格就像豪放的诗词一样,豪迈不羁,适合起男孩名字的古诗词推荐。 古诗词起名男孩有意蕴 『子琛』 诗句: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字型: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3画;琛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3画。 寓意:子谅琛贝。 『德昌』 诗句:盛德必有后,仁义终克昌。 字型:德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昌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8画。 寓意:德贤万事顺,富吉百年昌。 『天旭』 诗句: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字型:天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4画;旭为半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6画。 寓意:旭日蓝天腾紫气,华年盛世鼓雄风。 『彭薄』 诗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字型:彭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薄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9画。 寓意:汹涌彭湃,躬自菲薄。 『家骏』 诗句:廉夫惟重义,骏马不劳鞭。 字型:家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0画;骏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7画。 寓意:英雄骏马奔千里,浩荡春风暖万家。 古诗词起名好听的男孩名字 〔绍钧〕〔彦鑫〕〔和宜〕〔彦清〕 〔俊钦〕〔莉莉〕〔仕武〕〔永嘉〕 〔嘉华〕〔予安〕〔安福〕〔立博〕 〔兴修〕〔安翔〕〔涵衍〕〔刚洁〕 〔光启〕〔浩渺〕〔昆宇〕〔弘化〕 〔涵蓄〕〔子晋〕〔承宣〕〔庚晤〕 〔明亮〕〔隽昊〕〔英耀〕〔伟祺〕

3.关于秋天出生富有诗意的名字有哪些

        秋天我在雨中等你

        落叶飞舞迎来了你

        秋天,我在雨中等你

        撑着油纸伞

        傻傻的站着﹑看着﹑望着

        你慢慢向我走来

        进入了我的视线

        抚慰了那颗夏天浮躁不安的心

        连绵不断的秋雨哒哒的落下

        滴在那路边开始泛黄的树叶上

        滴在那街道金**的琉璃瓦上

        秋天,我在雨中等你

        雨水湿透了我的衣裳

        却滴在了我的心间上

        我满脸是灿烂和喜悦

        手舞足蹈的在雨中欢跃

        甜蜜的像个孩子

        那个秋天,我在雨中等你

        你还记得吗?

        作者:夕沙

        二零一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4.描写秋天的古诗名句子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5.诗经里关于“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1、雝雝鸣鴈,旭日始旦。——《邶风 瓠有苦汁》

        解释:天高地阔,秋高气爽,一群大雁合鸣着从头顶飞过,太阳才开始从东边慢慢升起。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 氓》

        解释: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

        3、箨兮箨兮,风其吹女。——《诗经·郑风·箨兮》

        解释:枯叶呀枯叶,风吹动了你。

        4、蟋蟀在堂,岁聿其莫。——《唐风 蟋蟀》

        解释: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完。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 蒹葭》

        解释: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6、椒聊之实,蕃衍盈升。——《郑风 椒聊》

        解释:花椒树上果实累累香满园,繁衍丰茂采来可把升装满。

        7、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豳风 七月》

        解释:夏历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

        8、椒聊之实,蕃衍盈匊。——《郑风 椒聊》

        解释:花椒树上果实累累香满园,繁衍丰茂两手采来一捧满。

        9、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豳风 九罭》

        解释:大雁高飞沿洲渚,老爷归去没处住,留您两夜在此宿。

        10、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解释:鹤即使身处于低处,鸣叫声也能响彻云外。

        11、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解释: 十月阳春日月交,十月初一是辛卯。这天日蚀又发生,兆头实在很不好。

        12、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诗经·大雅·生民》

        解释:不久就能种大豆,大豆一片茁壮生。种了禾粟嫩苗青,麻麦长得多旺盛,瓜儿累累果实成。

6.秋天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林黛玉《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1.一个在南一个在东,别人读的时候都是读东南西北,问天和铁心是在一起的.,而且官网上的人物介绍顺序是“东南西北”,官网就是权威!

       而且朝鲜南北分裂,问天是南,雪是北,天雪不成立。

       2.麒麟是走兽之王,凤凰是飞禽之王。,铁心的凤凰是凤,问天的天晶是麒麟。而且变身后一个是龙,一个是凤,不是绝配吗?

       3.问天经常拉着铁心的手,次数比拉这阿雪的多。

       4.天心是什么意思?天空中出现了心,心代表什么?爱情啊,那就说明问天喜欢铁心啊,天雪又是什么意思?天空中出现了雪,天空中出现了雪就是下雪了呀,这只是很普通自然现象,所以,问天和阿雪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

       5.他两本身就是吵出来的感情(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嘛),问天还是先遇到铁心的,他们相遇的时候,眼神就不一样,再一个问天干什么都和铁心在一起,问天曾有多少次紧紧的拉着铁心的手,他对阿雪有这样吗?没有!

       6.铁心恢复记忆,你看问天多高兴啊,问天还帮铁心荡秋千,这就是他的心啊!

       7.问雅还说过:“铁心是问天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朋友就会走到一起呀.

       8.问天每次难过的时候,铁心都要去安慰她,阿雪有这样过吗?

       9.问天也可以为铁心牺牲,那次对付双刀螳螂的时候,铁心受伤了,问天就用就冒着受伤的危险,接住了射向铁心的双刀,而且他干什么都会提起铁心,他对阿雪有这样吗?

       10.同样,天心是互相相爱的。

       11.蓝与粉的结合,天与心的邂逅!天心王道!

       12.影子问天曾经说过:"连问天最好的朋友铁心都没有发现我是影子."注意,是“最好”的朋友啊!

       13.原著上就是天心恋,

       14.问天经常深情的注视着铁心。

       15.天心都是最厉害的神兵小将.

       16.问天对铁心比对雪好!

       17.问天小时候就对铁心有好感。

       18.小时候,问天主动找铁心说话,并且主动向铁心伸出手,他对阿雪有这样吗?

       19.他们经常互相安慰,互相鼓励!

       20.原著中南宫问天的正夫人是东方铁心的原型南宫铁心。

       21.在官网也指出问天铁心是男女主角!(有图)

       22.两人惺惺相惜,惺惺相惜一般用在两人恋情上。

       23.东方海阁与南宫城是相邻的,而北冥雪地与南宫城之间的路程比东方海阁之间的路程要远得多。

       24.问天长大后是先遇铁心后遇阿雪,说明铁心和问天的缘分比问天与阿雪的缘分要多得多。

       25.问天和铁心交过手,这是恋人的交手。

       26.比如说米奇系列的产品吧,里面基本全部都是蓝色和粉色,不管是什么东西,因为只有蓝色和粉色最适合孩子,当然,我没有说紫色不适合孩子,但蓝色和粉色确实是现在市场上比较大众化的颜色。

       27.铁心是问天的红颜知己,她比阿雪更了解问天.

       28.<<瑶玲啊瑶玲>>里的瑶兰头发是粉色的,像铁心。江贤的头发是蓝色的,像问天。大家都知道,江贤喜欢瑶兰,也就是问天喜欢铁心。

       29.在神兵小将里面,只有东方海和南宫城,的天气各方面都是占上风,而北冥庄和西门沙漠都是两个极端的天气。

       30.百家姓里面有东方,有南宫,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和北有关的姓,这不正说明了北冥是黄玉郎编的吗?东方和南宫是绝对的好姓了。

       31.仲天骐,夏之星是一对,天心是一对,他们两对那么像。

       32.雪迷说阿雪也是主角,那就大错特错了!你们说阿雪出场镜头多那为什么不是主角?主角是你们说了算的吗?再说了阿孝和问雅出场镜头更多他们为什么不是主角?北冥雪她是出场镜头多,可有几个是她的主镜头?铁心在的时候几乎全是主镜头,阿雪什么时候能沾上边?所以阿雪当然不是女主角,你们雪迷也不要不服气!

       33.有句话叫“孔雀东南飞”东,东方铁心,南,南宫问天,而且这句话是形容一对情人的,而雪迷所说的什么毛主席支持天雪,那都是胡说。

       34.只有问天和铁心的衣服有主色调,阿雪的衣服总是花花绿绿的,没有主色调。

       35.问铁变身后的兵器颜色极其相似,都属于蓝色,而且也有过剑斧相配这一说.而雪迷所说的什么阿雪的神农尺何和问天的样子像,像了又能顶什么用啊,又不能攻击。

       36.查一下南宫问天的玄奇篇和南宫铁心词条,里面讲铁心是问天的妻子。

       37.东方铁心原来叫南宫铁心,和问天是一家的。北冥雪不是和问天是一家的。

       40.雪迷说在《虹猫蓝兔七侠传》里,蓝兔像北冥雪,真是大错特错,蓝兔是纵观全部动画武功最高的女

       好了,关于“南宫天气”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南宫天气”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